世界田径冠军刘翔以“速递员”身份健步如飞、将快件送到客户手中的形象广告随处可见。快递公司高薪聘请“飞人”代言,无非是向消费者传递公司“时效第一”的服务理念。然而,对于收寄快件的消费者而言,快递件不仅要“快”,后续的服务赔偿,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。
据了解,“服务态度差”、“快件延误”、“货物丢失”、“物件损坏”、“延期变质”乃至“狸猫换太子”仍然是当前快递行业的投诉重点。自去年1月我国首部《快递服务标准》正式实施以来,深圳市有关快递公司的投诉纠纷仍屡见不鲜,快递业为何陷入“欲速则不达”的尴尬境地?“3·15”前夕,记者采访了多家快递公司,遗失、破损、延误、理赔难已成为快递行业的四大问题。
“狸猫换太子”仍屡见不鲜
近日,本报“3·15”维权热线接到来自新疆杜先生电话。他告诉记者,他经常通过淘宝网购物。1月22日,杜先生在淘宝网上淘得一部400万像素的数码摄像机。相中“宝贝”后,杜先生通过与深圳卖家讨价还价,最终以1348元的价格成交,加上快递费20元,共计1368元。拍下商品后,杜先生通过支付宝付款。
1月25日,杜先生接到单位收发室电话,告知有他的一个快递包裹,要他过去取。原来,当日早晨杜先生出去办事时,快递公司工作人员来送包裹,看杜先生不在,就将包裹放到收发室,收发室工作人员帮杜先生签收了包裹。
“拿到包裹时,感觉到包裹很轻,我心想一个摄像机起码也有1公斤重。”杜先生说,当他打开包裹时,顿时傻了眼,包裹里哪有什么摄像机,而是一张报纸、一张说明书和一块擦镜头的布。
遇到这种情况,杜先生立即联系深圳快递公司,可是快递公司给出的说法是:杜先生已签收包裹并打开看了,出现问题就和快递公司没有关系了。
2月16日,记者联系到快递公司有关负责人,该负责人告诉记者:“就算快递公司承认自己在装运货物时出现失误将摄像机弄丢,愿意承担相应责任,根据国家邮政总局颁布的《快递业服务标准》规定,没有买‘保价’的包裹将按照具体*的5倍赔偿。当时杜先生并没有进行保价,也就是说杜先生的运费为20元,快递公司只要赔偿100元。”
对于记者“快递物品不通知接收人亲自接收吗?”的疑问,该负责人说,一般来说,快递人员都是将快递物品送到收件地址,如果收件人不在,会放在收件人单位。
“紧箍咒”还需更严格
运送不及时,丢失客户物件,有的甚至将客户的钱款、贵重物品卷走……这是屡见报道的“霸王条款”。
记者日前从深圳市消委会获悉,2008年包括快递、邮寄物品、航空托运等服务在内的寄送服务和交通运输投诉有近300宗,遗失、破损、延误、理赔难已成为快递行业的四大问题。
2008年1月,我国首部《快递业服务标准》正式实施,为整个快递行业套上“紧箍咒”。深圳市根据该《标准》要求,针对深圳一些非法注册的“黑”快递公司进行了查封和整治,使得快递业“鱼龙混杂”的混乱局面有所缓解。
然而,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,即使是已注册的快递企业,也有很多服务不规范。真正能按标准做到的,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品牌快递业。快递业业务人员混杂、规范标准不一和管理水平粗放等问题,正严重制约着深圳快递业的健康发展。
在深圳一家快递企业,记者与该部业务人员交谈中发现,该业务人员根本不知道《快递业服务标准》的一些内容。“你知道收件后延误了对客户所承诺的服务时限有什么后果吗?”这位负责人回答说只能向消费者好好解释。其实《标准》里是有相关规定:如果寄送物件延误的时间超过了彻底延误时限,客户可视为快件已丢失,有权向快递服务公司提出快件丢失索赔。
顺丰速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《标准》的出台,对于不规范运营的小快递公司的影响和冲击会更大一些,而对于已规范化经营的快递公司则只是一个指导作用。而且由于《标准》并不具备法律强制力约束,多数快递企业采取对其“视而不见”的态度。民航快递深圳分公司负责人吴信传表示,仅仅一部行业标准是远远不够的,政府还应加强法制、法规的建立;针对“黑”快递,加强工商执行检查力度,加强政府监督。